美股最近又是比較震盪的情況,沒有走出一個方向。以我自己是比較屬於波段操作的方式,通常如果很明顯的上漲或下跌大家就會比較好去操作,最怕的就是沒有方向。
但是大家說要擔心股市崩盤的問題,我還是認為言之過早,基本上不管股市的表現,產業的發展都最重要的影響變數都是供需問題。當供不應求時,推升價格上漲;而當供過於求時,價格才會下跌,在此之間供需失衡的狀況需要時間調整。
昨天公布的ISM製造業指數,裡面涵蓋許多用來衡量當前經濟狀況的數據,數據中雖然新訂單跟供應商交貨這些項目都有上升,但是存貨部分是沒有起來的,表示現在供給還是沒有辦法追上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需求是由經濟的復甦帶動的,等到供給的腳步可以跟上需求之後趨勢才會改變。
這裡禮拜還有非農就業數據的公布,大家可以等待市場對於新的經濟數據做出反應,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在這樣的前提下,我仍認為趨勢仍在持續,要直接反轉的機率較低,反而是在這個時候去關注具有高度產業發展空間,基本面營運穩定,獲利可持續性高的公司來做布局與承接是更好的投資策略。
那經濟還會帶動另外一個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就是油價,油價昨天也是在昨天創下了2019年以來的新高價,紐約輕原油期貨價格登上每桶68美元。這些想法我在之前的Podcast都有跟大家分享過,包括美股的盤面焦點,我自己的操作方式,如何去看待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向。
去年底持續專欄跟讀者分析價值股的觀察與操作方式,而2021年1月開始,我也有針對相關的主題進行分析與討論,藉由我對整體盤面變化的觀察,希望對專欄的讀者都有幫助!
在前幾集Podcast中我就提到以整個盤面來看,如果想要做原物料,又不想追高,油基本上還算是有空間的,比較有機會突破盤整區間。基本面加上資金面的帶動都是原因,那如果大家要做衍生性商品的話除了供需,還需要助益到國際情勢和政策面的影響,以波段來看則是買入能源股,那你可以產業比較有規模,仍能配發股息的公司為主要考量,比較投機性的能源股則是波動較大,要注意風險。
供需部分第一個是OPEC增產的步調,是不是會依據產能靈活調整,目前看起來還是比較保守的狀況。另外就是大型能源股也在朝向替代能源轉型,讓未來產量遞減。對公司來說我覺得是好事,順應時代做出調整跟轉型,但對於短期的需求提升刺激價格就不一定。
金融類股ETF(XLF)創新高,也是之前已經提過的部分,週期性行業,包括原物料、能源和金融都是 2021 年市場表現最好的行業。
公司股票的價格同樣是由資金流供需的問題決定,好的產業前景不代表就是會一直上漲,還是會有上下波動,我一直都強調在趨勢不變的情況下拉回布局具有長遠發展潛力的產業,以基本面為主,型態面為輔來做判斷。
最後,高成長股Zoom(ZM)在盤後公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公布後雖然股價震盪,不過最後還是收漲2.4%。
基本上Q1的財報是好於市場預期的,營收9.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91%,高於公司之前給的營收指引。由於去年第一季後遠距工作的需求興起,讓Zoom的產品與服務也跟著高速成長
但是過去三季Zoom(ZM)的年增率皆維持在350%已上,所以此次的年增率對公司來說算是蠻大的趨緩,後續的股價如何發展,我在最新的文章也有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圖文版的連結放在留言!